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最新结题通知,我校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顺利结题,结果均为“良好”。
《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及其对处理效率影响的研究》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具体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视角分析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效率的差异,揭示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驱动机制及其对处理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而提出激励农户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措施,为解决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低下这一实际问题提供决策参考。项目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与总结了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驱动机制及影响因素,深入探讨了提升农户垃圾分类参与率、分类准确率的路径,提出了农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激励措施及配套制度。理论上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相关研究提供补充,为建设生态宜居乡村、实现“农村美”提供理论支撑。实践上可为激励农户参与及提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率提供有益的参考。
《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分析和网络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引导策略研究》是围绕快速发展的网络新媒体和信息技术下现实矛盾冲突事件引发的大规模网络集群行为成为破坏网络秩序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给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治理带来一系列的风险挑战,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群体而展开深入研究。在学术价值上,一是拓展和丰富网络集群行为的研究视角和内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同时,从生态学视角对网络集群行为进行了探索研究。二是为网络集群行为研究提供学理支持和理论参考。采用尼尔·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体系,分析网络集群行为形成过程各环节中的群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机制,并提出社会心理理论解释模型,为网络集群行为及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在应用价值上,为高校处置网络集群行为提出对策建议和实践指导并分析提出了大学生网络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机制和举措。
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组织项目申报辅导、中期检查等方式,及时跟进科学研究各环节工作,不断加强科研工作过程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