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由浙江省社科联指导,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乡村振兴智库论坛暨第二届“千万工程”研讨会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贵,中国县镇经济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县镇发展研究院院长吕风勇,我校副校长杨圆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沈月琴教授主持。
杨圆华在致辞中指出,浙江农林大学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和全省高校助力乡村振兴联盟理事长单位,积极发挥学科、人才与平台优势,持续推进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千万工程”研究院融合发展。他结合自己的研究,深入分析了浙江在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增收致富和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发展的对策思路。
李文贵在致辞中肯定了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取得的成绩,并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顶天立地”的研究;二是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跨界融合”的探索;三是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科教融汇”的实践。
吕风勇指出,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者,是民族复兴的基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已经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本次论坛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很有现实意义。
开幕式上,举行了研究院《长三角41个地级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首席专家黄祖辉分别对报告进行了点评,认为报告选题意义重大,对全国其他区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示范价值和借鉴意义。
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秀荣,北京大学教授、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务院农经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黄季焜,德国哥廷根大学发展与转型国家农业经济学讲席教授、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系系主任于晓华等8位“三农”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围绕“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主题进行了主旨发言。
本次论坛分设农村改革与城乡融合发展、农村文化与乡村社会治理、农林经济与乡村产业发展、乡村环境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教育与人力资本发展研究五个分论坛,来自全国高校、科研机构的40位征文作者代表分享了最新学术成果。
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110家政府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中国林业教育》《北京日报》等媒体对会议盛况进行了多角度报道,总阅读量超过60万次。

(乡村振兴研究院尹国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