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生态文明研究院&碳中和研究院|学校主页|
首页
首页   >   文科动态   >   正文

校长沈希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

编辑:章晓燕    发布时间: 2021年05月19日    点击数:

5月17日,校长沈希在《中国教育报》高教周刊头版上发表了题为《对标“双一流”,破解地方农林类高校发展难题》的署名文章。

文章指出:“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总牵引和总抓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生源质量、资源投入、治理水平等方方面面,其背后是大学内涵发展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的比拼。广大地方农林类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区域“三农”事业培养大批知农爱农、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产出更多扎根中国大地的优秀科技成果的重任。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类高校要有对标一流、比肩一流的自信和行动,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办学资源存在瓶颈、竞争环境日益加剧、治理水平亟待提升、优质生源尤显不足等四个方面。

文章认为:地方农林类高校在面临严峻竞争态势的同时,亦拥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为此,聚力“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林类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破题:一要解放思想、登高望远,充分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激发各类办学要素竞相迸发的活力。二要特色兴校、扬长补短,构建高质量科研平台、创建高水平创新团队,营造具有学科传统特色与气派的学术文化,做大做特做强优势学科。三要生态布局、有破有立,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培育,加快专业改造与优化,切实构建学科专业基业长青的良性循环。四要服务战略、优内拓外,产出一批扎根中国大地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强农兴农的高质量人才,提升大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集聚办学资源的能力。

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对标“双一流”,破解地方农林类高校发展难题

沈希

“双一流”建设以学科为总牵引和总抓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人才队伍、平台建设、生源质量、资源投入、治理水平等方方面面,其背后是大学内涵发展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的比拼。广大地方农林类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区域“三农”事业培养大批知农爱农、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产出更多扎根中国大地的优秀科技成果的重任。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农林类高校要有对标一流、比肩一流的自信和行动。

毋庸讳言,当下无论是在办学水平、政策资源、社会声誉方面,还是对标“双一流”建设标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地方农林类高校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与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办学资源存在瓶颈。近年来,全国多地出台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施办法,并加大政策资源倾斜力度。在地方政府教育经费投入相对不变的前提下,原本办学经费匮乏的地方农林类高校开源拓渠空间进一步压缩。

第二,竞争环境日益加剧。目前,传统农林类强校稳居“双一流”行列,很多综合性大学也开始参与农林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多所综合性大学在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兽医学、草学等学科领域表现突出。地方农林类高校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

第三,治理水平亟待提升。从内部来看,地方农林类高校仍秉承着传统农林学科的发展模式,传统优势学科与新技术、新业态融合不足,新兴交叉学科发育不强;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机制未能充分理顺,未能充分给予学院办学自主权,“学科为主体,学院办大学”的现代大学治理理念不够深入人心;以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较为滞后,未能充分激发推动事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从外部来看,地方农林类高校思想不够解放,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国外高水平大学的深度合作不够密切,争取各类办学资源的意识、能力和渠道有限;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不强,致使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支撑解决山水农田湖草治理等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足。

第四,优质生源尤显不足。优质生源是高校办学的重要因素,影响着科研团队建设、人才队伍储备、社会声誉提升等方方面面。囿于社会各界对农林类学科专业仍存在固化思维与偏见,一些地方农林类高校生源质量长期处于偏低水平,这已成为制约学校实现跨越发展的突出短板之一。

综上,在日趋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环境下,用“慢进则退、不进则亡”来形容地方农林类高校所面临的严峻态势并不为过。但如果辩证地看,地方农林类高校亦拥有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一是中央始终将“三农”事业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一系列与农林类高校密切相关的重大战略举措,让地方农林类高校的发展前景更加可期。

二是“双一流”建设打破原有身份壁垒,以学科为基础,坚持扶优、扶需、扶特、扶新,实行“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评价机制,为地方农林类高校坚持特色办学、聚力跻身一流提供了可能。

三是地方农林类高校始终扎根区域、深耕地方,有与地方政府、高新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的便利,能聚焦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重点领域,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互利。

聚力“双一流”建设,是地方农林类高校必须直面的时代命题,可从四个方面进行破题:

第一,解放思想、登高望远。适逢“十四五”开局,地方农林类高校应当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国家、地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充分解放思想、突出“三个面向”——面向未来“三农”发展趋势、面向一流要求、面向学校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学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充分凝聚全体师生员工干事创业的动力,激发各类办学要素竞相迸发的活力。

第二,特色兴校、扬长补短。学科建设绝非一日之功,欲登峰“一流”必须拥有深厚的学科积淀。地方农林类高校在办学资源极为有限的前提下,必须以点带面、重点突破,聚力特色优势学科实现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因此,地方农林类高校应当进一步结合区域、地方的行业产业特征、科技文化优势、环境特点、人文精神风貌,整合办学资源,凝练学科及研究方向,构建高质量科研平台、创建高水平创新团队,营造具有学科传统特色与气派的学术文化,做大做特做强优势学科。

第三,生态布局、有破有立。地方农林类高校要立足前沿、放眼未来,充分发挥农林类高校学科基础较为宽广、发展战略空间较大、面向未来科技发展的韧性和适应力较强等优势特点,大力推动学科专业调整与优化。以优势学科为牵引,超前布局,加强新兴交叉学科和特色学科培育,构建科学合理、结构优化、适宜师生成长的学科生态布局。同时,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加快专业改造与优化,淘汰不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老旧专业,建立与优势学科、新兴学科相互支撑、相辅相成的新专业,切实构建学科专业基业长青的良性循环。

第四,服务战略、优内拓外。一方面,应优化内部治理,坚持“两个导向”。一是聚焦“问题导向”。重点聚焦扩大学院办学自主权、部门责权利统一、人财物分配政策的健全与完善,突出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二是强化“目标导向”。对标对表系列评估指标,如“双一流”、学科专业评估、学位点增列等核心指标,并将指标分析、梳理、细化为部门学院具体任务,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突出目标任务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应拓展外部资源,坚持“服务地方”。地方农林类高校要牢固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办学理念,在校院两级层面全面深化与地方的战略合作,以优势特色学科专业为突破口,聚焦服务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核心技术与关键领域,产出一批扎根中国大地的标志性成果,培养一批强农兴农的高质量人才,提升大学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和集聚办学资源的能力。

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21-05/17/content_594655.htm?div=-1

(新闻中心)

版权2021©浙江农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处

地址:浙江·杭州·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联系电话:0571-63732700